
清明丨梨花風起時,借酒思故人
發(fā)布時間:
2024-04-04 11:02
來源:
“梨花風起正清明,游子尋春半出城。”清明節(jié),又稱踏青節(jié)、行清節(jié)、祭祖節(jié),與春節(jié)、端午節(jié)、中秋節(jié)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
年年陌上生春草,歲歲清明思故人。清明時節(jié),一杯烈酒,盛滿的是我們對故人的哀思、過去時光的懷念、人生無常的嘆息,也是定格當下、回歸內(nèi)心、對未來生活的希冀。以酒祭祀,是古禮,幾千年來未曾動搖。“南北山之間,車馬紛然,野祭者猶多。婦人淡妝素衣,提攜兒女,酒壺肴壘。”宋代周密在《乾淳歲時記》中記載的這般情景,現(xiàn)已難再現(xiàn),但那份對故人的緬懷,就像從歷史古卷中走來,至今未散。
清明時節(jié),人們喜愛的活動非放風箏莫屬了。古人認為放風箏可以驅(qū)散穢氣。若有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于制好的風箏上,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,讓它飛至高空再剪斷風箏線,讓它隨風飄逝,象征著自己的疾病、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。后來,放風箏成為清明的習俗之一,并逐漸發(fā)展成為流行的郊游娛樂活動。
春和景明,萬木吐翠,芳草茵茵,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,此時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。春游又叫踏青,古時叫探春、尋春。人們常攜帶酒食,于盎然春光中品醇香美酒、賞自然之景。
宋代詩人王禹偁在詩中寫道:“無花無酒過清明,興味蕭然似野僧”,酒在清明這一節(jié)日的重要性可見一斑。
“況是清明好天氣,不妨游衍莫忘歸”。斟滿一杯酒,且借清朗之風祭先輩、敬春光,不忘昨天、不負今天、奔赴明天!
下一頁
下一頁